週六我們為了完成設計概論作業三的採訪,來到了位於嘉義市東區的手瓦特工作室,服務項目包括個人訂製/團體訂做/職人圍裙/刺繡設計等,隱身於一棟建築物的二樓,沒有顯眼的招牌與大力宣傳的廣告,仍能接到許多的訂單,原因出自設計師對於服裝的態度和對顧客的細膩度。
一踏入室內,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明亮寬敞的工作室,空氣裡飄散著木材的香氛,所有的東西都井然有序地擺放,大工作檯邊,有位女設計師正不疾不徐的整理著布料,見我們進來,她親切地向我們打招呼。
我們在自我介紹過後開始訪談,設計師很有耐心也很熱心地回答了所有的問題,還給我們一些不錯的建議,使我們獲益良多,以下是精簡過後的訪談的內容:
Q:是科班出身的嗎?
A:我也是科班出身,從高中開始唸到大學
Q:如果是,學校的教學方式為何?
A:出社會跟在學校學的一定有差,學校教的就是會直接把這個東西傳達給你,就是照步驟一步一步給你,可是我們現在在做的就是一個概念,出社會不會是一個一個步驟教你,可是學校教你的步驟適用於我們一開始學習比較不懂的時候,到了研究所就變成老師給你什麼,你就要給老師什麼,你要去探討,第一個是老師主動給你的東西,第二個就是你要主動去問老師,這是跟出社會比較不一樣的地方,因為所有東西都是自己去拿捏的,這是我認為學校給的在社會上沒有用到太多的地方。
Q:你們在學校學服裝設計會有什麼樣的科目?
A:色彩學、服裝概論和行銷都會有。
Q:服裝設計師須具備的核心能力?
A:從以前我就認為,對一個客人的了解、客人需要什麼很重要,它可能不是具備你有的能力以外,你可能需要設計出別人要求的,可能客人想要的東西有點沒概念或太過籠統,你就要把它統整化,我覺得自己有沒有跳脫出自己給別人的感覺很重要。不是每個人都懂服裝,我就是負責把客人的概念設計統合給他,在這個過程裡面學習到很重要的就是東西實際化,而不是只是畫在紙上面,有的人會畫可是做不出來,所以我覺得除了要會畫,還要會做出來,我 覺得時間跟練習很重要。所有地基都要打穩,之後才能走得穩。
Q:開店會遇到的事有哪些?
A:2014才開始於網路上開店,之後才開始做訂做,在沒有成立工作室前客人比較困擾的是他們無法直接和我聯繫,這就是有沒有工作室的區別,因為客人都是想要直接摸到布料。
Q:從事本行最快樂和最痛苦的事是什麼?
A:因為做的是喜歡的事情,所以我不覺得是痛苦的,做起來也會很快樂。
Q:服裝設計的流行一般維持多久?
A:我很喜歡去市場調查,或看一些網路雜誌,再來決定我布料的變化,所以有時候我會跑一些其他國家,買回來就可以設計自己想設計的東西,通常流行他一定存在,但是細節比較重要。我通常建議客人不要設計太明顯的東西,假如這季流行的是鉚釘,一件全是鉚釘的牛仔外套,過了幾年你還會穿嗎?我就會設計成領子和衣服是分開的,只要將元素拿掉就可以繼續穿,我希望客人一件衣服都能穿得很久。
Q:今年流行什麼元素?
A:今年秋冬流行拼貼和刺繡,還有大地色,而刺繡已經流行兩年了,今年還在繼續。
Q:設計創意的瓶頸?
A:沒有布料,台灣布料太少了,因為我是看到布料才會有想法的人,可能有的時候我畫號設計圖,可是沒有布料,與其一直詢問店家有沒有布料,不如先有布料才開始做,所以我是有布料才開始畫設計圖,而台灣的布料很少,比較偏向俗氣,就是沒有那麼的吸引人,所以布料方面是我比較介意的。
Q:如何選用材料?
A:常會出國尋找布料,因為每個國家的布料風格都不一樣,而我比較喜歡泰國布料的風格。材料附屬的東西通常是服裝完成才開始設計,我都會等服裝完成之後才開始尋找他的附屬設計。
Q:有哪些工法?
A:我覺得工法決定於打版,衣服在製作的時候需要很多材片,例如一件男生的襯衫,需要八到十片裁片,我想要量完尺寸之後畫一張平面的圖,代公式的寫尺寸進去。除了打版車縫也很重要。高中畢業要會的是車縫技巧,可是比較重要的是打版,所以我後來才付錢去請老師做一對一學打版,這都不是學校教的。
Q:為甚麼選擇從事本行?
A:我覺得很幸運的是,那時候媽媽帶我去上拼布課,而我一開始沒什麼興趣,後來發現他會引導我,就想說要不要去考高職家政科之類的,才發現這就是我喜歡的興趣。就是誤打誤撞的,很幸運的是我一路走來做的都是喜歡的事情。
Q:有沒有偏好的流行風格?
A:沒有,我看到喜歡的布料就會買,也會做自己想穿的衣服,就會自己做來穿。
訪談過程中設計師還不時拿出他的作品比畫著說明,他也很大方地拿出他的設計稿給我們看,沒想到一件衣服看起來不只是好看,還有很多的設計在裡頭,就如同為客人量身訂做一樣,這種特別也是獨一無二的。他還讓我們觀看了一台要價40萬刺繡機器的運作,我們在旁看得十分驚奇,除了服裝設計,設計師還跟我們分享了他的設計經歷,讓我們這趟訪問受益良多。
我們和設計師快樂合照